為落實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深化環境影響評價領域“放管服”改革,2019年9月20日,生態環境部公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監督管理辦法》,將于11月1日施行。
為確保管理辦法的順利實施,生態環境部還配套建設了一個平臺、配發三個文件,加快形成以質量為核心、以公開為手段、以信用為主線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監管體系。
2019年6月10日,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在北京亮馬河會議中心組織召開2019年全國環保產業協會座談會。會議以“環保產業發展形勢研判”為主題,各級環保產業協會代表做出典型發言,分析了近期國家相關政策對環保產業的影響和政策在各地的落實情況,并研判了2019年下半年環保產業的發展趨勢,最后對進一步推動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如何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出了措施及建議。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會議。
會上,李克強對深入推進節能減排工作提出以下幾點:一要持續推動燃煤電廠和鋼鐵產能超低排放改造,促進工業爐窯全面達標排放,加快補上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短板。深入開展全民節能減排低碳行動。二要發展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提高節能減排效率,培育新的增長點。三要推廣脫硫、脫硝電價成功經驗。加大綠色金融支持。落實好促進節能減排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加快建立用能權、排污權和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1月18日至19日召開的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表示,今年將啟動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將用4年時間,完成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2019年環保工作全面部署完畢,政策鞋子落地,業內認為,環保板塊超跌之后的修復行情即將到來。
杭州印發《杭州重點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標準規定了印刷、工業涂裝、化學纖維等行業VOCs排放,標準于2019年1月30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我國迎來一個新的稅種——環境保護稅,征收排污費成為歷史。
環保稅法明確規定納稅人為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根據污染物排放濃度實行差別化征稅,即多排放多繳稅。
環保稅的到來,意味著我國在完善綠色稅收體系上走出了突破性的一步,強化了稅收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力度。這一稅種增加的環保資金,將用于地方政府更好地治理當地污染。
《煙氣脫硝催化劑再生技術規范》(GB/T35209-2017)已經發布。標準將于2018年5月1日起實施。標準適用于煙氣脫硝催化劑的再生。標準規定了煙氣脫硝催化劑再生的術語和定義、可再生判定規則、再生步驟、監測方法以及再生催化劑的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要求。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于7月9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會議議程將聚焦大氣污染防治,目的是要推動黨中央關于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的重大決策部署得到切實貫徹,保證法律得到全面有效實施,解決人民群眾關注的突出環境問題,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近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發布,其中鋼鐵、焦化、鑄造行業實施部分錯峰生產。天津、石家莊、唐山、邯鄲、邢臺、安陽等重點城市,采暖季鋼鐵產能限產50%;其他城市限產比例不得低于30%,由省級政府統籌制定實施方案;限產計量以高爐生產能力計,配套燒結、焦爐等設備同步停限產,采用企業實際用電量核實。鋼鐵企業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和大宗物料及產品運輸全面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可不予錯峰,在橙色及以上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限產50%,由相關省級部門上報生態環境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僅部分生產工序和環節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仍納入錯峰生產實施方案,按照排放績效水平實施差異化錯峰。
2018年9月17日,生態環境部與聯合國環境署聯合召開了2018年中國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紀念大會。態環境部有關負責同志在會上指出,中國高度重視并認真履行《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簡稱“議定書”),積極采取各項措施,致力于保護臭氧層的全球環境治理行動,取得明顯成效。加入議定書后,中國組建了國家保護臭氧層領導小組,協調指導各部門履約行動。成立了國家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對消耗臭氧層物質(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ODS)進出口實施有效監管;制定了《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以總量控制和配額許可管理制度為核心,實現ODS生產、使用和進出口全過程管理;采取行業淘汰模式,先后在化工生產、家用制冷、工商制冷等行業實施了31個行業計劃,對上千家企業開展ODS淘汰和替代。通過不懈努力,中國累計淘汰ODS約28萬噸,占發展中國家淘汰量一半以上,為議定書的成功實施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