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一批重慶市地方標準,其中包括DB50/ 656-2023《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該標準中規定水泥窯及窯尾余熱利用系統排放標準(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為:控制區(大氣污染重點管控的區、縣)10、35、100mg/m3,其它區(大氣污染一般管控的區、縣)10、50、150mg/m3。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公開征求污染物排放強制性地方標準《燃氣鍋爐及固定式燃氣輪機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意見的通告,該文件規定了燃氣鍋爐及固定式燃氣輪機煙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的最高允許排放濃度限值。適用于深圳市內的以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為燃料的單臺額定出力大于或等于0.1t/h的各種用途的燃氣鍋爐,燃氣電廠的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深汕特別合作區參照執行。適用于現有燃氣鍋爐及固定式燃氣輪機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新建、改建和擴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工程設計、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排污許可及其投產后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
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能源局等部門制定了《鍋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內容主要目的為加快重點領域(部分工業和電站鍋爐)產品設備更新改造,推動鍋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為及時響應市場需求,進一步規范工業有機廢氣收集設施,填補行業領域的技術空白,推動企業提高治理水平,樹立行業標桿,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家標準委、民政部《團體標準管理規定》和《中華環保聯合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試行)》的相關規定,茲定于2023年12月11日組織召開《工業有機廢氣收集設施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立項審查會,經前期預研并確定由同濟大學、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和中華環保聯合會VOCs污染防治專業委員會等機構牽頭承擔標準起草任務。會議將邀請行業專家對標準立項文件進行審查,對標準定位、內容框架及主要技術內容等方面給予必要指導。
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就地方生態環境標準《工業爐窯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公開征求意見。文件規定了湖南省工業爐窯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監測和監督管理要求,施行范圍包含水泥、鋼鐵、焦化、磚瓦、陶瓷等工業行業。
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河北省鋼鐵行業先進工藝技術裝備推薦目錄》,共32項技術入選,其中包含多溫區SCR脫硝催化劑與低能耗脫硝技術、鋼鐵全工序高效低能耗環境除塵技術、焦化廢水回用與零排放技術等多項節能環保類技術。
近日,住建部批準《生活垃圾焚燒煙氣凈化用粉狀活性炭》為城鄉建設行業產品標準,編號為CJ/T546-2023,自2024年1月1日起實施。
文件規定了生活垃圾焚燒煙氣凈化用粉狀活性炭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儲存等,適用于生活垃圾焚燒煙氣凈化用粉狀活性炭的生產和使用。
瀘州市生態環境局代起草了《瀘州市大氣污染治理資金獎補方案(征求意見稿)》。目的為推動《瀘州市大氣污染物三年減排行動計劃(2023—2025年)》落地落實,鼓勵全市涉氣企業積極開展深度治理和超低排放改造,提高環保績效水平,促進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有效削減污染物排放,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提升企業環保績效水平,持續改善瀘州市環境空氣質量。該方案中對獎補范圍及條件、獎補原則、行業分類及獎補標準、獎補實施等做詳細說明。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制定了《江蘇省鑄造行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該方案主要目標為:江蘇省鑄造行業企業全面達到《鑄造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9726-2020)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有組織排放和無組織排放控制要求、監測和監督管理等要求,全面提升企業裝備技術水平、企業管理水平、環保治理水平和綠色高質量發展水平。
科技部組織編制了《國家綠色低碳先進技術成果目錄》。其中目錄包含大氣污染治理領域共15項,包括工業煙氣除塵脫硫脫硝及多污染物協同控制、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污染防治及回收、移動源污染控制等。包含節能減排與低碳領域13項包括用能設備節能降碳、工藝改造節能減排、余熱余壓節能低碳、煤炭高效清潔利用等。